• <output id="einfg"><div id="einfg"></div></output>
  • <track id="einfg"></track>

    <strong id="einfg"><pre id="einfg"></pre></strong>

    <tbody id="einfg"></tbody>

    <li id="einfg"><option id="einfg"></option></li>
        <ruby id="einfg"><table id="einfg"><b id="einfg"></b></table></ruby>
        <ruby id="einfg"></ruby>
        <meter id="einfg"><u id="einfg"></u></meter><tt id="einfg"></tt>

      1. 數字義烏 - eyiwu

        義烏黃山八面廳


        黃山八面廳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完美的雕刻藝術上,這種完美達到了近乎煩瑣的境地。黃山八面廳集石雕、磚雕、木雕工藝于一體,尤以木雕最為精致。

        聯系方式:0579-85831168
        地址:浙江省義烏市上溪鎮五村

        義烏黃山八面廳位于浙江省義烏市上溪鎮黃山五村,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公布)。清嘉慶元年(1796年)始建,歷時十八年,于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建成。坐西朝東?,F殘存后3進3開間及左右廂房, 共51間。整座建筑外觀古樸,莊重。內外部木雕、石刻精細。全廳分大廳、中廳和兩個邊廳。原由當時義烏著名的火腿商人陳子所建,現存建筑三路六院,共有2500平方米。八面廳是宗祠與居住相結合的浙中黃型民居建筑,布局結構獨特,規模宏大。以一條中軸線和兩條橫軸線構成八面廳的主體建筑和附屬建筑。沿中軸線依次分布花廳遺址、門廳、大廳、堂樓,中軸線南北兩側分別有兩個三合院,形成兩條橫軸線與中軸線相交。門廳、大廳、堂樓為宗祠建筑,也是主體建筑,是陳氏宗族舉行祭祀、聚會和各種典禮的場所,所以規模及其宏偉,雕梁畫棟,布滿了繁瑣精美的木雕和石雕。三合院為家居所在,略顯質樸。整個布局嚴謹、規整、對稱、尊卑有序,具有清中期浙中民居的典型風格特征。黃山八面廳不但布局結構獨特,規模宏大。而且外觀莊重典雅,內部雕刻精致絕倫,其約麗多姿,繁瑣精美的木雕、磚雕、石雕冠絕浙中。為東陽木雕發展到頂峰時期的杰出代表。

        義烏黃山八面廳建筑采用抬梁結構,規模宏大,整體布局嚴謹、規整、對稱。黃山八面廳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完美的雕刻藝術上,這種完美達到了近乎煩瑣的境地。黃山八面廳集石雕、磚雕、木雕工藝于一體,尤以木雕最為精致。雀替、牛腿、格扇、挑頭等都雕刻人物故事、動物和花卉圖案,采用線雕、淺浮雕、高浮雕、鏤雕、透雕等技法,造型生動,線條流暢,雕刻精美,栩栩如生,以其精湛絕倫的石雕、磚雕和木雕藝術著稱,堪稱雕刻藝術博物館,是一朵雕刻藝術的奇葩。黃山八面廳的這些磚雕、木雕、石雕雖歷經180余年的風風雨雨,現仍保存較好,少有裂變。

        義烏黃山八面廳 從義烏市區走省道03往金華方向,往右拐楊橫線約10公里即到。路上風景不錯,山間有一水庫。


        義烏黃山八面廳的建筑藝術風格

         

        作者:黃美燕

        摘要:黃山八面廳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清嘉慶元年,歷時18年建成。該建筑占地0.29公頃,平面呈長方“回”字形布局,主軸線上分布有花廳(花園)、門廳、大廳和堂樓4座廳堂,兩條副軸線上為南、北跨院分4座廂廳,共8座廳堂。功能上融家祠、廳堂和家居建筑為一體,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黃山八面廳以其精湛絕倫的石雕、磚雕和木雕藝術著稱,整個立面裝飾具有徽州門頭的裝飾風格,其木雕為東陽木雕藝術發展至頂峰時期的典范之作,堪稱雕刻藝術博物館,是一朵雕刻藝術的奇葩。

        關鍵詞:清代 古建筑 雕刻藝術 東陽木雕

        黃山八面廳原名振聲堂,位于義烏市上溪鎮黃山五村,距義烏市中心約25公里。前臨凰溪,后靠紗帽尖山的谷地,地勢高峻,海拔高度200米。

        乾隆五十八年(1793)左右,義烏西鄉著名的火腿商人陳子(1720-1793,字伯寅,娶妻樓氏)命其孫陳正道籌劃建黃山八面廳,歷時3年,于清嘉慶元年(1796)破土動工,嘉慶十八年(1813)落成掛匾。

        黃山八面廳的總體平面布局及其各單體建筑

        黃山八面廳坐西南朝東北,方位角NE45°,占地面積2908平方米,現存建筑3路6院,共64間,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黃山八面廳整體平面近長方“回”字形,為浙中地區典型的宗祠與住宅相結合的清中后期民居建筑。八面廳規模宏大,布局結構獨特,以一條中軸線和兩條橫軸線相交構成主體建筑和附屬建筑。沿中軸線上依次分布為花廳、門廳、大廳、堂樓;中軸線南北兩側分別有2個三合院,4座廂廳,共8座廳堂,俗稱八面廳?,F除花廳已毀外,其余7座廳基本保存完好。門廳和大廳是整個建筑的核心,是陳氏族人祭祀、會客、議事之地,其他6廳分布在東南西北四周。在結構上,每座院落都有正廳、廂房、走廊、天井,自成系統。廳與廳之間兩相對稱,但又各具特色;門廳內部有走廊小道,廊廊相連;門戶18頭,廳廳相通。對外有大小門戶8頭,從任何一頭門進入,都可從檐下不濕腳走遍大小8座廳堂。

        花廳在建筑的最前面,原有樓房11間,“一”字形排列。廳后走廊貫穿全廳,隔天井與門廳相望,天井兩端各有圓形拱門,稱“龍虎門”,拱門的房屋又與南、北跨院相連?;◤d前設花園,有別于一般民居建筑花園置后的傳統布局,一方面是出于對該建筑西高東低的地勢考慮,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屋主人獨特的精神追求。咸豐十一年(1861),花廳、花園毀于太平天國運動,現僅存柱礎、旗竿石等遺存,作遺址保護。

        第一進 門廳

        門廳分布在主軸線上,是供陳氏家族會客、議事的重要場所。

        門廳坐西北朝東南,硬山頂,滾瓦花脊,屋面覆小青瓦,檐口用花沿滴水。兩側山墻設三花馬頭墻。用三合土鋪地。

        面闊5間,進深9檁,明、次間敞開,梢間用板壁隔斷。

        明間5架抬梁,前、后雙步梁用4柱,次間邊縫為穿、抬混合式,中柱落地,前后兩雙步。扁作梁,梁架多為冬瓜梁形制,梁下施雀替,梁架結點多用斗承接。金柱為圓形木柱,瓜楞狀石雕柱礎,下墊覆盆。前金柱間置屏門。屏門上方的大額枋上懸掛“振聲堂”匾額。后檐柱為方形石柱,這樣不易因日曬雨淋而損壞。后檐用撐(又稱牛腿)出挑。

        前院邊廊 門廳與大廳兩側以邊廊相連,邊廊為硬山頂單坡水,片瓦脊,兩端與門廳、大廳的馬頭墻相連。角椽處鋪硬紅陶天溝瓦,與門廳、大廳的檐口相接形成“四水匯檐”之勢,匠心獨具。走廊面闊3間,廊寬2.05米,2層,樓板下設天花,雕菘菜(白菜)青蛙圖(寓做人清清白白),魚藻圖。有鯉魚、桂魚、鯰魚等,或躍、或游、或戲,神態各異,情趣盎然,分別代表鯉魚跳龍門、富貴滿堂、年年有余等寓意,雕刻極其精美。邊廊立面飾罩,雕刻幾乎臻于完美,明間設石壺門通兩側院落。

        第二進 大廳

        大廳為硬山頂,滾瓦花脊,中部飾一枚錢紋,屋面覆小青瓦,檐口用花沿滴水。

        面闊5間,進深11檁。兩側山面設五花馬頭墻,三合土鋪地。明、次間為敞開廳,徹上明造。明間五架抬梁,前卷棚后兩雙步用六柱。梁與斗的制法和門廳相同。前檐柱為方形石柱,金柱用圓形木柱,柱頭無卷殺,瓜楞狀柱礎,下墊覆盆。后金柱間置屏門,額枋上置“五世徵輝”匾額。后檐柱間砌磚墻與檐廊相隔,廊檐出挑。明間設屏門通后院。次間用穿、抬混合式,隔架主柱,連雙步梁,前金柱與檐柱間置船蓬軒。梢間與次間用板壁相隔,前后均設門,內有扶梯通走廊的樓層。

        大廳后檐廊2層,明、次間設天花,雕刻有玉蘭、靈芝、鏡子的圖案,寓意畢竟如意;有瓶插牡丹、芙蓉及仙閣的圖案,寓意榮華富貴;還有瓶插荷葉、蓮花、佛手、屏風等圖案,寓連生貴子。

        第三進 堂樓

        堂樓為硬山頂重檐,滾瓦花脊。屋面覆小青瓦,陰陽合瓦,壓七露三。檐口用花沿滴水。

        面闊5間,進深7檁。設樓板。明、次間底層為敞開廳,明間底層梁架為5架梁,前后雙步用4柱,上層為穿斗結構。次間為隔架主柱用雙步梁,兩側為廂房。明次間前檐廊設天花,雕松樹玉兔圖,雅宅吉祥圖、五子登科圖等。

        附屬建筑 南、北跨院平面呈對稱布局,分東、西院4個廂廳,均為兩層天井院式結構,是普通的家居建筑。

        在布局上,每個院落都開合有致,開可以通各個院落,合可以獨立門戶。東廂廳面闊7間,進深四柱,左右廂房各兩間。明、次間為敞開廳,明間底層為五架梁,前后雙步用四柱,上層為穿斗式。西廂廳面闊5間,進深4柱,左右廂房各一,西廂廳為穿斗結構。東、西院之間以磚墻相隔,并通過前面的穿廊貫通,這種布局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反映了封建大家族的生活觀念。

        黃山八面廳的裝飾風格及其“三雕”藝術

        黃山八面廳用材碩大考究,雕刻工藝精湛,以木雕、磚雕、石雕藝術聞名遐邇,尤以木雕工藝最為精致,如門廳、大廳的梁、檁、枋、雀替、斗、撐(即牛腿),以及走廊的幾腿罩、天花板和所有的門、窗上,均布滿了雕刻。題材廣泛,人物、山水、花卉、魚蟲、飛禽、走獸,應有盡有,還有許多具有故事情節的題材,有取材于《三國演義》、《水滸》、《封神榜》、《說唐演義全傳》、《楊家將》和唐詩宋詞等古典文學作品;有取材于民眾喜聞樂見的神話傳說及歷史故事題材;還有反映當地景物風俗的題材,如樵夫、農夫與牧童等。構思立意嫻熟,充分考慮建筑物結構和雕刻之間的相互關系,有主次地選取多種表現技法,采用減地淺浮雕、高浮雕、鏤空雕、圓雕、半圓雕、鏤空雙面雕、鋸空雕、平雕、線刻等技法,進行恰到好處的雕飾,使整個畫面顯得完整、和諧、統一。雕刻刀法簡練嫻熟,線條自然流暢,畫面立體感強,形象生動逼真,充分展現了東陽木雕精湛的雕刻技法和藝術成就,可以說黃山八面廳的木雕工藝是東陽木雕最為精致的典范之作。

        1.磚雕工藝

        黃山八面廳正立面裝修總體上具有徽州門頭的裝飾風格,整個立面磚雕多采用平雕手法。豐富的題材,嫻熟的設計,使雕板畫面顯得周密緊湊,既富于變化又和諧統一,再加上技法上注重精雕細刻,將減地深浮雕、淺浮雕等多種技法巧妙地揉合在一起,產生了構圖別致、結構完整、布局縝密的藝術效果,可謂是鬼斧神工。

        黃山八面廳門廳明間開正門,梢間辟一側門,南、北跨院各辟一邊門,正門、側門、邊門均設雙扇板門,門上飾銅門環。門廳門頭、門額、門臉裝飾采用整體布局,顯得氣勢恢宏。門頭由兩道橫枋、一層斗及檐部、瓦頂和屋脊幾個部分組成。門額中間為字牌,用于題匾,現因火烤而剝裂。字牌兩端置兩塊磚雕裝飾,門額上、下各按一道橫枋。整個立面門額上枋均雕各類吉祥花草紋和蝙蝠如意紋;下枋主要雕戲曲人物故事及福壽雙全并飾以夔龍紋、如意紋和折枝花卉紋等,圖案以翎毛花卉、山水人物、水族走獸為主。正門門額字牌兩側磚雕圖案為瓶插三戟,寓意為平升三級;童子向天官獻爵,寓意加官晉爵。字牌下枋中部雕刻老子西出函谷關圖案,兩側為如意紋、蝙蝠紋和兩枚錢紋修飾的變體壽字,寓意福壽雙全。南次間立面雕的大小獅子和如意紋,取諧音意為事事如意,還有麒麟回首,寓意麒麟送子,瓶插月季(月季花又名長春花),意為四季平安;北次間立面雕的是太師少師、孔子問道典故。南、北側門門額部分構圖對稱統一,分別雕瓶按四季花卉,意為四季平安,還有和合二仙與天官、地官圖案,傳說天官掌福祿,地官司赦罪,而和合二仙是財神爺和福仙的化身,可保家族和睦,和氣生財。門額下枋雕《封神榜》神話人物故事,南側門雕渭水文王訪子牙(即姜太公釣魚),北側門雕舜耕列山。南、北邊門雕刻圖案相仿,南門上字牌尚可辨認,為“吉節”兩字,裝飾花板上雕柳樹、桃樹及鯉魚、桂魚紋,意即富貴有余,北邊門字牌已剝裂。

        2.石雕工藝

        門廳的門枕石、柱礎以及石質地袱上均布滿了雕刻。正門門枕石上雕麒麟回首圖案,柱礎上雕綬帶如意紋、夔龍紋。南、北次間地袱主要雕刻葡萄、枇杷、壽桃、佛手、石榴等折枝瓜果圖案,寓意多子多孫、福壽雙全。南、北側門的門枕石、柱礎及地袱上雕刻有鹿銜靈芝,寓意福祿雙全;鶴立石上觀日圖意為一品當朝;再就是龍紋、鳳紋和柳、松、梅、蘭、竹、菊、荷花等圖案,寓壽獻蘭孫、品性高潔之意。南、北跨院邊門的門枕石上雕的是八仙手中的持物,也叫“暗八仙”,有劍、魚鼓、荷花、葫蘆等。

        柱礎石雕 柱礎南方又叫磉墩或磉盤,用柱礎可以防止柱子受潮,延緩柱子朽爛。大廳明間四根金柱下置瓜楞狀柱礎,下墊覆盆,次間邊貼柱子用鼓形礎,下按方形柱頂石。金柱柱礎肩部上、下各飾兩道凸弦紋,中間采用減地淺浮雕工藝,雕一圈道家“暗八仙”和“八寶”(又稱八吉祥)圖案,將魚鼓、寶劍、橫笛、葫蘆、扇子、陰陽板與磬、書、紅珊瑚、蕉葉、靈芝、元寶六種吉祥圖案相間分布在四個柱礎上,極富裝飾性,也表達了屋主人的精神追求。

        3.木雕工藝

        到過黃山八面廳的人都有一個相同的感受,那就是無處不是花,這個花當然是指雕花。值得慶幸的是黃山八面廳建筑的雕刻藝術之所以沒有在“文化大革命”的“破四舊”運動中被毀,是因為當年它被征作國家糧庫。雖然全部彩燈被燒,伯寅公等祖先容像被付之一炬,全部匾額被拆,改作他用,但八面廳的“三雕”藝術基本上還是保留了下來。黃山八面廳的木雕工藝堪稱一絕,無論從雕刻的藝術手法,還是從內容的廣泛取材,都可代表當時東陽木雕的最高成就。在此僅從梁、檁、枋、斗、撐、琴枋、雀替、門、窗、天花、罩等方面擷其一二述之。

        (1)門廳、大廳的梁、檁、枋雕刻,根據不同物件,不同部位、不同功用采取不同的雕法。如三架梁、五架梁和月梁為承重梁,若雕得太細,勢必使力面受損,故只在梁頭兩端采用線刻手法,雕兩條簡簡單單的腮形梁須,刀工圓熟鋒利,恰到好處。單步梁混合采用線刻及立體透雕、圓雕等手法,雕刻成蜷曲的“蝦”形,雕工蒼勁有力,線條簡潔明快。除脊檁外,門廳、大廳的檁、軒等部位,因位在高處,需仰視欣賞,視線遠達數米,若精雕細作,看上去會一片模糊。故藝人在雕刻時多采用形體簡明,線條粗壯、鏤空玲瓏的高浮雕。尤其是檐檁雕刻,很注重動態造型,采用圓雕、鏤空高浮雕等手法,每根檐檁上雕有大小九只獅子,球滾獅舞,你撲我搶,形態各異,活靈活現。金檁、船篷軒檁、挑檐檁下、側面,以及大廳后檐廊的大額枋上均采用薄浮雕、減地深浮雕工藝雕刻有各種動物、植物及吉祥圖案。有夔龍紋、方勝如意紋、蝙蝠如意紋等傳統圖案;有百鳥鬧春、鯉魚、桂魚等動物圖案;有仙桃、佛手、石榴、枇杷、繡球花等瓜果花卉的圖案。

        (2)斗、撐(即牛腿)、琴枋及雀替雕刻,無論在題材內容、構圖立意、布局章法等方面,還是多種雕刻技法的綜合運用方面,都是費工最多,雕得最精致的。

        黃山八面廳平身科、隔架科、柱頭科、角科和外檐斗的規格、形制及雕刻均不同。有一斗三升、一斗六升、“工”字形扶壁、翼形等,門廳后檐、大廳前、后檐及堂樓前檐廊斗用三踩單翹斗。正心部位的做法與一斗六升相仿。方形櫨斗,四周抹多道線腳,斗的四個平面和皿板上均雕刻有夔龍紋和如意紋,卯口采用立體透雕、半圓雕手法雕一朵蓮花,正心瓜和萬正面鏤雕夔龍紋或如意紋,彎用淺浮雕,雕各種花草、瓜果和如意紋,有荷花、菊花、月季、繡球花及佛手、壽桃、柿子等,還用立體透雕手法雕刻出獅子或是天官、壽仙、八仙以及天女散花等神話和道教人物圖案。槽升子用鋸空雕,雕刻成仰蓮瓣紋或窩卷朝靴紋,有的還在兩側各附一朵蓮花和菊花。齊心斗缺省,檁下施替木,替木雕夔龍紋。翹的做法有些奇特,外拽華采用翼形形式,不用十八斗,在功能上僅作為一塊裝飾花板,不承重。工藝上采用線刻及深浮雕、高浮雕手法,門廳后檐雕刻蓮花、荷葉和螃蟹的圖案;大廳前檐雕蓮花、荷葉和青蛙;堂樓和前后院邊廊均雕各種夔龍紋,雕工熟練有勁,造型形象逼真,極富裝飾性。

        黃山八面廳琴枋、牛腿雕刻主要分布在主體建筑的前、后檐和轉角部位。每個琴枋、牛腿均采用透空雙面雕、線刻和減地淺浮雕、深浮雕等工藝,從正、反和側面多視角反映圖案的變化。比方門廳明間后檐,琴枋雕戲曲人物故事,畫面上左側雕驃悍馬一匹,旁邊一武將正對一貴婦說著什么,似乎是在請夫人上馬。右邊是兩個長須老道長模樣的人和一個小童,右上方為一株柳樹。畫面上衣袂、桌布和柳枝采用線刻、半圓雕手法,刀法嫻熟,線條自然圓潤,人物形象生動。下部的牛腿采用透空雙面雕和減地深浮雕、半圓雕等工藝雕獅子戲球圖案。牛腿立面(側面)混合采用線刻、淺浮雕和立體透雕等手法,雕天官賜福人物圖案及繡球花圖案。

        邊廊明間外檐4只牛腿的雕刻堪稱一絕,這4只牛腿上雕的都是神童劉海的形象,笑容可掬,神態各異。有的頸掛銅錢(劉海灑錢),有的手持蒲鞋,有的腳踏金蟾(劉海戲蟾),有的舉手舞足。無論從哪個視角看,都活靈活現,生動逼真,反映出雕刻藝人所具有的豐富想象力、獨創性和進行全盤布局的設計能力。

        黃山八面廳的雀替雕刻可謂是集木雕工藝之大成,幾乎所有的梁下和廳、堂建筑的部分擱柵下均置雀替。造型以蟬肚形雀替為主,雕刻工藝采用減地淺浮雕、深浮雕,圖案有戲曲人物、花草、動物等,配以夔龍紋、方勝紋、蝙蝠如意紋、弦紋等,從正、反及側面多視角反映圖案的變化。

        門廳、大廳的梁下雀替正、反面圖案多為戲曲人物故事,有文官,也有武將,表現格斗的場面居多,有桃園結義、三請諸葛孔明、馬超追曹等三國故事圖案。大廳內還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動物圖案。側面多為動物、瓜果、花卉、如意紋等,有柿子云雀圖、玉蘭云雀圖、喜鵲登梅圖、太平有象圖等。堂樓的雀替雕刻圖案內容極為豐富,有花草、動物和表現吉祥寓意的圖案組合、人物典故等,形象刻畫栩栩如生;有武松打虎、舉案齊眉、封侯掛印、加官晉爵等;有春耕圖,蟈蟈菊花圖(寓意官居一品),還有繡球花、蘭草等。側面主要雕菊雀圖、松鶴延年圖、喜鵲登梅圖等,無論從構思、造型、布局、整體設計,還是雕刻技法的靈活運用等方面,都表現出極高的造詣。

        (3)門窗雕刻是黃山八面廳的一大精華,也是展示藝人雕刻絕活的地方。如大廳的前檐梢間隔扇門,南、北梢間格心板花心分別雕天波府楊家將及隋唐演義薛家將戲曲人物故事,絳環板雕五子登科等圖案,系淺浮雕之作。大廳后檐廊梢間隔扇門,四抹頭雙扇,格心板外圍穿花雕“”字錦,版心用淺浮雕,南梢間門雕張良捧靴等戲曲人物故事;北梢間門雕封神演義故事。絳環板雕太白醉酒、姜子牙垂釣以及薛寶釵撲蝶等戲曲人物故事。還有后院邊廊檻窗,南、北各五扇,雖經170年的風刀霜劍,仍不失其精湛風采。格心板外圍鏤空雕“”字錦,版心四周為仔邊,窩梅花角,采用剔地漏雕、淺浮雕、高浮雕及線刻等工藝,雕鏤戲曲人物故事圖案:有王母拜壽、五鳳樓、漁家樂、七星壇、孔明借東風等。這些有故事情節的花板人物眾多,刻畫細致,層次分明,立體感強。畫面上男女老少的體態不同,衣著各異,動靜姿態及喜怒哀樂千差萬別,形象極為生動,足見構思之妙。

        結語:黃山八面廳是東陽木雕藝術發展至頂峰時期的典范之作,堪稱雕刻藝術博物館。東陽木雕,自唐發端,經宋、元至明,臻于純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一整套完整的裝飾手法,并廣泛地用于建筑和家具裝飾上?!翱登⑹馈敝畷r,由于政治穩定和經濟繁榮,使人們有雅興追求藝術,民間工藝在藝術上獲得長足的突破。東陽木雕發展至清嘉慶、道光年間,進入了鼎盛時期,這些作品的最大特點,就是雕刻形式已由簡到繁,由粗到細、到精了。許多工匠為博得稱譽,不惜時間和工本,這一時期的東陽木雕主要表現為以下特點:一是有豐富的題材內容;二是有嫻熟的構思立意;三是有精湛的雕刻技法;四是裝飾和實用有機結合,雖略顯繁瑣,但總體上看還是體現了極高的藝術價值。

        2001年6月,黃山八面廳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由國家文物局和義烏市人民政府共同出資對黃山八面廳進行了全面的保護修繕工程,使這座藝術的殿堂大放異彩。

        參考書目
        羅哲文:《中國古代建筑》(修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劉致平:《中國建筑類型及結構》第三版,中國工業出版社2000年8月版;
        樓慶西:《中國建筑的門文化》,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7月版;
        華德韓:《中國東陽木雕》,浙江攝影出版社2001年9月版;
        周君言:《明清民居木雕精粹——浙中地區民居建筑木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版。


        # 上溪黃山八面廳    {最后編輯時間:2017-10-22}

         相關內容
        人成午夜视频大片免费|国产欧美日韩久久久久|国偷自产一区二区视频|色九月亚洲综合网|97se亚洲综合自在线
      2. <output id="einfg"><div id="einfg"></div></output>
      3. <track id="einfg"></track>

        <strong id="einfg"><pre id="einfg"></pre></strong>

        <tbody id="einfg"></tbody>

        <li id="einfg"><option id="einfg"></option></li>
            <ruby id="einfg"><table id="einfg"><b id="einfg"></b></table></ruby>
            <ruby id="einfg"></ruby>
            <meter id="einfg"><u id="einfg"></u></meter><tt id="einfg"></tt>